如何控制新型溫室大棚內的害蟲
新型溫室大棚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蚜蟲、薊馬、蛞蝓、線蟲和螨蟲。那么如何控制新型溫室大棚內的害蟲呢?
1.抗病蟲害品種的選擇:選擇抗病蟲害強的品種是防治病蟲害的經濟有效措施。
2.使用脫毒苗:使用脫毒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基礎,也能有效預防病毒病和線蟲病的發生。
3.土壤消毒:采用太陽能熱消毒的方法:在草莓種植前的炎熱季節,將基肥中的農家肥施入土壤,翻深,澆水,用塑料薄膜或舊棚膜覆蓋土壤表面,密封15~20天,保持土壤溫度在40~45℃。為提高消毒效果,土壤消毒應同時覆蓋塑料薄膜或舊溫室薄膜,7、8月份進行,持續40天以上。
4.連作地可選用榮寶或納米連作劑。榮保土壤處理規定:一是施用有機肥或秸稈等有機物;二是注水開發;三是均勻涂抹50%氰胺鈣顆粒劑80kg/畝;四是深度轉向;五是覆膜;六是取出薄膜并干燥。七是增加有益細菌肥料的施用。
5.栽培管理及生態措施:發現病株、病葉、病果應及時清除、焚燒或掩埋,減少病源感染;基質培養收獲后,應對基質進行消毒。
6.身體預防和治療:① 紫光燈殺菌防病。每個新型溫室大棚內懸掛一盞紫光燈,每天早晚開啟2-5分鐘,可有效防止灰霉病的發生;② 電加熱自動控溫硫磺熏蒸劑是利用升華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氫殺蟲殺菌的新技術。③ 通風孔處設置防蟲網,掛黃色背板,防止薊馬和蚜蟲。
7.生物防治:充分保護和利用當地草莓產區的沙蠅、瓢蟲、寄生蜂等天敵昆蟲。當有害螨出現時,會釋放出捕食性螨,可以有效控制有害螨的危害。
8.化學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一些有機合成農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劑。在保護區,優先采用煙霧法和粉塵法。在干燥和陽光充足的天氣下,可以防止噴霧。如果是在采果期,應在采果后首先噴灑,同時注意交替用藥,并適當混合。
上一條: 薄膜溫室大棚在種植中容易被疏忽的管理細節
下一條: 紋絡玻璃溫室的介紹